第一健康报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权威发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4.20发布会实录

融媒体中心2023-04-20 14:05:45
健康阅读: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

2023-04-20 14:05:45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发布会(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融媒体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3年4月20日(周四)上午10:00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科技司、国际司,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有关负责同志将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及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有关情况。中宣部文艺局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35bbac5a8009c7d66ffd73ef2d304098.jpg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在中央宣传部的指导支持下,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


近期,我局同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一系列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举措。


为更好地让大家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和我的同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陈榕虎先生、国际合作司副司魏春宇女士、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陈峥先生,共同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另外,今天我们还特别邀请到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副局长彭云先生莅临发布会指导,我是中医药局综合司副司长邢超。


首先由我来介绍一下《“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基本情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17d61b18e5b1a768a71d0acbe9d14375.jpg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强调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我局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自觉把中医药文化融入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的大格局中,聚焦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先后实施了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等专项工作,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文化需求。特别是进入“十四五”以来,在中央宣传部高度重视和指导支持下,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总体布局,并在重点项目中新增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这标志着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跃上新台阶、迈出新步伐。


《“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由我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研究制定,这是首次由八部门出台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专门方案,是深刻领会“两个结合”重大意义的实际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也体现了中医药系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厚植文化土壤。


方案共为五部分:一是明确实施中医药文化工程的指导思想、基本思想和总体目标,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传承创新,坚持交流互鉴,坚持统筹协调。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更为优质服务,传播体系趋于健全,公民中医药文化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海外传播更为广泛。


二是提出了12项重点任务,主要围绕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全面构建中医药文化弘扬体系,推动中医药深入融入广大群众生产生活。


在研究阐发方面,重点组织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研究,中医药文化时代阐释等工作。在教育普及方面,重点加强中医药科普工作,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校园活动,建立并实施专项调查制度。在保护传承方面,重点加强中医药典籍研究保护整理出版,深化中医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中药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中医药医教研产,彰显文化特色。在创新发展方面,重点推动建设中医药博物馆体系,加大中医药文化活动、产品以及服务供给。在传播交流方面,重点打造传播平台,培养传播队伍,促进海外交流。


第三部分是围绕确保工程落地落实,明确了构建中医药主管部门牵头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做好项目评估考核等保护措施。《方案》可以说是“十四五”时期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下一步我局将在中央宣传部的指导支持下,协同有关部门合力推动《方案》的全面实施,用好擦亮中医药这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中医药力量。


我先介绍这些,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想请问目前在这方面有哪些规划设想?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谢谢,这个问题请陈峥先生回答。


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 陈峥


4f318369212811d437839cc1d23bef85.jpg


各位记者朋友好,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中医药博物馆事业是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一个新兴板块,国家文物局2022年度的博物馆备案信息显示,目前全国有中医药类博物馆83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二级5家,三级3家,其他74家博物馆都没有定级。经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发展中医药博物馆事业面临着区域发展还不平衡、文化资源家底不清、体系结构尚未构建、藏品保护基础比较薄弱,展陈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不够高,研究能力、科技支撑、管理水平和专业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这种基础性的问题。


为了破解这些问题,促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前进,我们以建立中医药博物馆体系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成立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机构,承担中医药文物、藏品、见证物的收集、保护和研究,举办了中医药陈列展、巡回展,组织开展中医药文物藏品、传统知识的保护推广,组织开展中医药历史文化、古籍文献的保护研究,组织开展中医药博物馆文化创意,国际交流等活动,积极推进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的选址建设,高水平的建设中医药博物馆体系的龙头。


二是积极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开展数字博物馆前期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建设目标和重点工作内容,设计制作“道地本草数字展厅”,在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官网上线,举办了华踪医迹、智慧之光等中医药文化展览和首届全国中医药博物馆文博设计大赛。


三是启动《中医药博物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以弘扬中医药文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中医药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紧扣中医药博物馆文化属性,绘制全国中医药博物馆建设全景布局图。下一步,我们将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有关部门指导下推进落实中医药博物馆体系建设任务,为群众呈现更多的中医药文化大餐,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添更多的亮色。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文化建设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近年来,我们中医药在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感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大家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昌盛,就没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重要组成,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局始终坚持以文化筑牢中医药事业发展,以文化涵养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建设机制。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篇“大文章”,离不开多方合力共建,在“十三五”时期,我局启动实施了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会同中宣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二十余个部门组织了“中医中药中国行”主题活动。进入“十四五”时期,刚才也提到,八部门联合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医药文化建设的资源和力量进一步汇聚整合,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组织保障得到了切实加强。


二是持续丰富中医药文化活动。我局会同有关部门支持各地通过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巡讲直播,文化作品征集,知识大赛等多种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理念,打造了一批全国联动的中医药文化活动。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全国主题活动分别在鸟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世园公园等举办,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走进名医故里”主题活动在湖北蕲春、河南南阳、安徽亳州、陕西铜川举办。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文创产品设计大赛、说医解药大赛以及文化精品遴选、科普巡讲、悦读中医等活动持续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自“十三五”以来,各地累计举办各类中医药文化活动2.8万余场,参与辐射人数超过1800万。


三是不断优化中医药文化产品供给。我们始终把提供既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中医药文化产品作为检验中医药文化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不断创造中医药文化产品的内容、形态和传播渠道,指导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中医药纪录片、影视作品、主题展览、文化科普图书等,也探索了“中医药+动漫”的传播形式,推出了“灸童”“河洛”等动漫IP和相关的文创产品。加大新媒体平台产品策划创作的支持指导。


四是积极推动中医药传播平台建设。在全国各地推动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推动基地和场馆面向群众,为大家提供更为多元的中医药文化服务。支持各地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中医馆、社区居委会、乡村群众活动场所等建设了两万余个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以小而不简、精而不奢的理念打造群众身边的中医药文化天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面,请继续提问。


总台国广记者


现在中医药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特别是在应对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成为了全球抗疫的名片,请问下一阶段中医药管理局在讲好中医药故事方面还有哪些措施?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谢谢,这个问题请魏春宇女士回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 魏春宇

感谢你的提问。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此次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新冠疫情爆发以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多语种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享了中医药抗疫经验,“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向29个国家派出了中医专家协助抗疫,并派出首支国家级中医援外医疗队赴柬埔寨协助抗疫;举行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论坛,发挥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平台的作用,加强中医药抗疫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积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报告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继续以《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抓手,依托中医药海外中心、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海外高水平医疗机构等载体,举办形式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面向全球推介优质中医药资源和中医药服务,加强国际传播,打造精品项目。加强与国内外主流媒体合作,支持拍摄中医药影视精品,利用短视频、动漫、图书等多种方式,面向国际社会不同群体加强中医药知识科普,打造有传播度和美誉度的中医药对外宣传产品。深入开展中医中药海外行、“一带一路”针灸风采行等活动,通过健康咨询、展览展示、体验品鉴等亮点品牌,持续提增海外民众对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优秀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谢谢魏春宇女士,下面请继续提问。


新华网记者


实施方案中提出要“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校园活动”,请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感谢您的提问。


面向中小学推广普及中医药文化理念和健康养生知识对于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提升健康素养、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聚焦形式创新,扩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参与度和覆盖面。近年来,我局在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更加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更加注重活动策划适应中小学的普遍需求,采取了“活动模板+若干物料+自主组织”的方式,带动各地中小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比如,在2021年冬至节气和2022年端午前后,我们分别策划开展了“听仲景故事 品中医智慧 做冬至美食”和 “端午艾草香 关注眼健康”的主题日活动,向参与学校提供活动方案、讲解课件、云游医圣祠等文化场馆视频、中医药文创手工物料等,参与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灵活组织开展活动,这项活动累计吸引了750余所中小学25万多名学生参加。


二是聚焦普遍关切,加大青少年健康科普力度。针对近视、脊柱侧弯、肥胖这些困扰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我们精心策划推出系列青少年科普产品。从2018年起,我们联合共青团中央持续推出青少年中医药加健康文化系列漫画“健康小课堂”,选取当下与青少年健康密切相关的话题,以贴近青少年喜欢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来传播中医药健康知识,已累计发布140余篇,篇均阅读量10万+,受到了青少年的欢迎。我们推出中医药防治近视有良策等科普直播,邀请业内权威专家讲授防护知识。支持各地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出版单位编写青少年中医药文化读物,比如《中医药与健康》《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等,这些图书内容简明易懂,形式活泼,特别适合青少年受众。


三是鼓励各地拓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实践。支持各地加强部门合作,推动建设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校园中医药文化角等,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中医药文化选修课。比如,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线上“杏林使者”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师资培训,制作推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微纪录片,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健康知识进校园云答题等,这些工作为提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成效做出了有益探索。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中医古籍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请问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古籍的传承保护方面做了哪些重要工作?取得了什么样的积极进展和突破?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谢谢,这个问题请陈榕虎先生回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 陈榕虎


8ee191710711c48f82a2f67d99b49e4e.jpg


感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所说,中医药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想智慧和生命知识,蕴含着丰富的原创思维、独特理论和实践经验,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推动下,我们以“加强古典医籍精华梳理和挖掘”为重点,实施了一系列中医药古籍保护、研究与利用的重大工程,构建起中医药古籍工作体系。一是实施”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出版了416种中医药古籍。二是推进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医藏》项目,拟影印出版2289种经典医籍,目前首批“养生卷”74种医籍已经正式出版。三是实施“中医药古籍文献传承专项”等项目,致力于培养一批古籍整理研究的专业人才,制定一系列中医药古籍保护利用的规范和标准,同时也开展了40个病种的古籍文献专题研究。四是利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改善全国中医药行业古籍馆藏机构的馆藏条件,提升古籍保护能力,修复了一批破损的珍贵医药典籍,同步推进了古籍的数字资源建设,目前已建成“国医典藏”等中医药古籍数字化平台。五是完成了400余种海外中医药古籍的回归整理和160余部少数民族医药传统文献的整理工作。


2022年12月,为贯彻《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我局成立了“中医药古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行业古籍工作,加速中医药古籍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为中医药文化弘扬提供更有力的支撑。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谢谢陈榕虎先生,下面请继续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让更多人对中医药认可,同时大家对中医药科普知识也有了更多的需求,请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这方面有什么考虑?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好,谢谢您的提问。您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中医药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和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对中医药健康科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我们也关注到了这一问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中医药科普宣传。三年来,我们围绕广大群众面对新冠疫情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采取了新闻发布会、专家采访、科普短视频、科普图文等多种形式,普及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知识和方法,指导群众科学合理使用中医药。在实施“乙类乙管”后,我局综合司会同有关单位组织编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问答》,梳理总结了中医药干预、成人治疗、儿童治疗、康复等内容,并制作了系列配套新媒体产品,为群众提供居家防护指南。


二是组织“千名医师讲中医”等科普活动,我局积极协调中医药系统专家力量,采用各地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统一部署、一体推进、坚持正本清源,着眼群众关切,组织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开展“千名医师讲中医”,自2021年活动启动以来,累计刊发科普文章1600余篇,制作推出短视频900余个,直播27期,全平台播放量超千万,在科普中国、人民健康等平台上线活动专题,部分省级电视台推出了千名医师讲中医——“非常中医”“名医进社区”等专题节目,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三是大力推广优质科普产品。近年来,在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悦读中医、说医解药大赛中,涌现出一批由各地中医药单位、中医药院校学生和专业人员、中医药爱好者等创作的优秀科普作品,这其中涵盖图文、音频、视频、微电影等多种类型。比如,第二届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参赛作品,在抖音平台话题播放量达到了2.7亿人次。2022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和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共收到4600余件。我局与有关媒体平台合作,加大对优秀作品的展播展示,也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我局已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了专门举措,将于近期印发。下一步,我局将整合中医药资源系统的资源和力量,不断加强中医药科普工作,更好地满足群众用中医药维护健康的科普需求。


中新社记者


我们知道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如何理解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谢谢,这个问题请魏春宇女士回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 魏春宇


82e94cfb1da64d9ef01b8791bf926105.jpg


感谢你的提问。我们都知道,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植根于中华民族哲学智慧和优秀传统文化土壤,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17年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的贺信中指出的,“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是其中杰出代表,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广泛认可。”


当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太极拳先后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被列入了“世界记忆名录”,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每年大量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知识,历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中医药板块需求旺盛,北京冬奥会上中医药展示空间引人驻足,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展示了“中国元素”。以上都是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文化弘扬的顶层设计和总体统筹,推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2021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其中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深化文化交流合作,着力增强中医药影响力。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也明确制订了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总之,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正沿着“一带一路”阔步走向世界,必将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谢谢魏春宇女士,下面请继续提问。


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们看到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中医药文化很感兴趣,所以想问一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采取哪些措施来满足年轻人的中医药文化需求?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感谢您的提问。正像您所说的,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医药感兴趣,愿意主动了解和接触中医药。目前,我国有4亿左右青年群体,他们是社会中最积极也是最有生气的力量,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中医药,才能真正实现把祖先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如何吸引年轻人对中医药文化的注意力,满足他们对中医药的文化需求,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尝试。


一是创新“中医药+动漫”的表达形式。动漫具有直观、活泼、时尚的特点,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中医药和动漫融合传播,把专业深奥的中医药知识以动漫为载体,进行通俗易懂的可视化呈现,一下子就能拉近中医药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去年我们推出了动漫形象“灸童”,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也推出了“中医药+冰雪运动”主题动漫片《手指的魔法》。目前,已经建立了“灸童”的形象库,推出了系列的周边文创和“灸童说”短视频产品,正在进行“灸童”动画片的创作,希望未来给年轻朋友们提供更多内容积极、制作精良的动漫产品。部分地方也围绕“中医药+动漫”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比如,福建中医药大学推出“河洛”系列中医药动漫文创和科普微视频;山东、江苏等中医药主管部门创作了《中医治未病》《小神农识药记》等动漫作品。


二是推出中医药主题文艺作品。为了满足年轻群体更加多元化的中医药文化需求,我局指导推出了《本草中国》《本草无疆》《国医有方》《新时代的中医药》等纪录片,联合中国科协、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等部门推出“大医精诚 无问西东——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纪实展”“华踪医迹——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展”“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以及“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等精品展览。四川推出中医药交响乐《本草》、舞台剧《天回》,陕西推出系列专题片《秦药》《长安医学》等。今年,我们正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全球节目中心在策划《中国中医药大会》,通过演播室科技+艺术创新形式,解读中医药文化的奥秘,在这里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给予多多关注。


下面请继续提问。


工人日报记者


对于中医药爱好者来说,有哪些途径可以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呢?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感谢您的提问,我接着来回答。


近年来,为了更直观传播中医药文化理念,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方便群众接触和了解中医药,我局也打造了一系列中医药文化展示窗口。目前,已经在全国遴选建设了81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中医药名家纪念馆、中医药院校、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科研机构、中医药老字号等类型。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为了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感受到中医药文化,我们推动基地的数字化建设,上线了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网上展馆,拍摄制作了部分基地的全景VR,让更多中医药爱好者可以“云游基地”。


考虑到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大多建设在中医药系统内有关单位,开放度有一定的限制,为了打造服务性、体验性、互动性更强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我局推动各地改进基地文化服务功能,并且探索建设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比如,北京市利用视觉、触觉、听觉、线上线下互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与手段,试点建设了首批32家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上海市也制作了“闻香识本草系列”3D视频,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裸眼3D移动电视墙中播放,为群众带来了更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体验。


“十四五”末,我局将推动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增量提质,同时研究出台全国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建设标准,并推动一批地方场馆达标。


下面请继续提问。


光明日报社记者


中医药是优秀的文化资源,也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请问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角度出发,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阐释与传播等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呢?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这个问题请陈榕虎先生回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 陈榕虎


谢谢您的提问。中医药作为我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具备人文和科学双重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医药,必须坚持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这也是我们中医药科技工作的根本指引。


一方面,我们系统性加强中医药文化的时代阐释。近年来,我们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开展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研究、古典医籍的整理出版、经典名方的关键信息考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体系构建,同时也进行了中药特色炮制技术的挖掘,推进了道地药材本草溯源,科技和人文交相辉映,让传统中医药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其次,我们持续性推进中医药理论的科学解读。通过搭建高端科研平台,汇聚多方创新团队,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对传统中医药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系统化的科学阐释,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和原理,不断丰富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色。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我们将持之以恒加以推进。


除此以外,我们也广泛开展了中医药的科学普及工作。刚才邢超副司长已详细介绍了情况,我们将全力配合做好相关的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最后一个问题。


经济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这几年在持续发布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最新数据显示素养水平达到21.26%,请问这个水平意味着什么?“十四五”提出的25%的预期目标是否能实现?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 邢超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监测工作是自2016年启动,由我局综合司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共同实施,每年开展一次,采取抽样调查方法,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方面了解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工作情况,包括普及率、阅读率、信任率、行动率4项指标。另一方面研究掌握我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和变化趋势,这里面包括中医药的基本理念、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文化常识、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5个维度指标。


从每年的监测结果来看,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保持了稳步的持续增长。“十三五”末,素养水平达到20.69%,比“十三五”初期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也是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三五”中医药规划的预期目标。


“十四五”以来,我们积极推动素养监测的规范化、制度化,去年经过国家统计局审批,正式建立了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制度,成为中医药专项调查制度。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看到素养水平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同时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我们有针对性的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科普工作,也在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工作,为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提供更多的范本。


《方案》提出至“十四五”末,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预期达到25%,这个是依据“十三五”期间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进行的科学预测,我们有信心,通过大力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让中医药更加广泛深度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不断提升。


各位记者朋友,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们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


(责编 薄荷)


2023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3 - 2023北京第一健康报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10-52478634京ICP备1503921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40924号技术支持:中互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