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健康报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壬寅冬至 | 一阳始生 守好冬藏

芊麟2022-12-22 10:37:25
健康阅读: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2022-12-22 10:37:25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防控(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芊麟)


2022年12月22日,农历壬寅年冬月廿九,5点48分,太阳到达黄经270°,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了二十四节气的冬至。


201512220952089741240.png


《淮南子·天文训》:“大雪加十五日,斗指子,则冬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周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谓夏至日,冬至日也。”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昼短夜长,这是一年当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此时太阳离我们最远,太阳直射点几乎直射南回归线上,之后,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北上,给北半球带来更多温暖。


“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意思是夏至日代表阳气增长到了极致,物极必反,阴气初生;冬至日阴气增长到极致,此时阳气开始复苏,像小婴儿一样,从很微弱的状态慢慢增长起来。所以在冬至前,温补阳气可以量多一点,冬至后补气,应稍有收敛,宁可不足,不可太过。


把二十四节气放在一天当中也是如此,午时是一天的夏至,子时是一天的冬至。子时一阳生,指的是少阳胆气生起,开始新一天的周而复始。


微信图片_20221222104641.jpg


从冬至到大寒一共30天,仍处在五运六气的终之气。终之气北半球“冬行春令”。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厥阴风木,主运、客运皆为太羽(水运太过);中运为木运太过。在泉之气为厥阴风木。寒水生风木,木主生发。


由于终之气,寒水生风木,使木气过旺。导致三方面问题。


一是风大,万物阳气被扰动,无法潜藏。人的阳气外泄,寒趁虚而入。


二是,木旺则克制脾土太过,土虚湿盛。


三是,寒乃万病之源,寒伤肺肾,使人的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感冒发烧。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重视:冬至前后心阳最虚弱,一些年老体弱者需要特别注意,本身心肺功能较弱,尽量避免出现呼吸道感染。保护好自身阳气,切勿过劳、熬夜、生气、或睡前吃的过饱,若阳气虚弱,续不上,很容易在半夜出现心衰等危急情况。


(当下很多突然离世的老人,大多发生在子时,子时对应的节气就是冬至。子时是心脏最弱的时候,若睡前心率低,血压低,心里冷,后背凉,手脚凉,一定要注意睡前少量温补,比如口含少许人参食材,提升心脏动力,避免夜间出现危险。)


冬至之后一些血热之人,内热滋生更明显,处于寒包着火的状态,出门一定要戴好帽子戴围脖,人到了户外,遇寒血凝,如果身体有气虚之象,这个时候局部就会出现出现“血衄”之证(也就是说血不循经而行,溢出脉外。)易引发心梗、脑梗。


人的头顶犹如烟囱,散发多余的热量。如果散失的热量过度,会使人阳气受损。有心脏內科专家说:当气温低于15℃时,人体有1/3的热量从头部散发出去 ;气温低于10℃时,人体有1/2的热量从头部散发出去;当气温低于4℃时,人体3/4的热量从头部散发出去。因此,起居穿暖护好身体阳气,可以减少心脑血管问题的发生。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少阳司天之政)终之气,地气正,风乃至,万物反生,霿(méng)雾以行。其病关闭不禁、心痛、阳气不藏而咳。」(关于阳气不藏而咳,小雪节气养生我们详细讲过处理方法,请翻看:壬寅小雪 | 冬行春令 对证纠偏)


当下是三年大疫全国放开的初期阶段,各行各业准备复工复产,人类要与病毒共生共存,需做好充分的准备。


由于风气旺,病毒的生长传播速度极快,他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繁衍的生存环境。比如寒湿较重的体质,就是最容易感染各类病毒的人群。


针对当下严峻的形势,给予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即便是得同一种病,不同的体质患病后表现的症状都不同,应辩证论治,中医讲究辨寒热,辨虚实,辨阴阳大方向。居家自我调理的方向:以平为期,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结者散之。


把一切复杂问题化繁为简,通过及时发现和干预,帮助身体,使阴阳趋于平衡。读懂身体求救信号,千万不要给身体帮倒忙,只要寒热大方向正确,及时纠正身体寒热偏差,接近中点即是平衡!


1、无论是普通流感、还是“大号流感”,遇到感冒初起,一定要立即处理,不可耽搁拖延。首先要问心,分清寒热,不是看体温高低,是看心里状态,心里怕冷还是怕热,想喝水还是不想喝水?手脚心热还是手脚心冷?当你感觉心里发冷,证明寒气已经入心,此时无论是否发热,不要被体温所困,只要心里冷就是寒证。立即用温阳散寒的方法,给身体帮对忙!


如何饮食散寒?


用到的食材:大葱、香菜、红糖、生姜煮水喝。或者直接用紫苏红糖姜茶。如果手脚凉,一边用花椒生姜水泡脚,一边喝紫苏姜茶水帮助身体驱寒。泡脚前,先在前胸后背各贴一条干毛巾,等喝出一身汗之后,切记不要急着换衣服,把里面湿掉的毛巾先拿掉,再赶紧捂着被子睡一觉。切勿急着换衣服洗澡,导致再次受寒发烧!


2、当身体皮肉筋发紧,浑身疼痛、肌肉僵硬、心里怕冷。用含有桂枝的食材,通经暖阳。


3、如果身体出现发热,还有恶心、想吐或腹泻。应先解决腹泻。先喝一碗热热的焦茶水(制作方法见后,一般喝一次,吐泻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喝完后卧床休息,切勿急着添加其他药食,等待身体机能逐渐恢复正常运转,等待2-3个时辰,再根据身体寒热辩证饮食即可。


焦茶制作方法:茶叶(最好是生态绿茶或红茶约3-5克),盐半勺(调味勺),去皮姜1小片切丝,三样放干锅里大火炒,外焦里不糊(存性),加水煮开后3-5分钟即可,过滤出焦茶,去渣,饮茶一小碗,一次可。


4、如果出现咽痛、咳、痰、喘。注意减少食量,饭后舒肝、和胃、降气,在阳经开时补肾健脾。一日多次茶灸润燥,用紫苏生芝麻油来润泽口腔咽喉,同时加一些润肺,帮助肺气肃降的食材。


咳:无论哪种情况的咳,若久咳不愈,不要忘记当下时空环境决定了大方向。风气太旺,耗伤了肾水。中医称之为子盗母气。久咳伤肾。肾气亏虚,肾不纳肺气,应及时补足肾阳。


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每餐饭后健脾消食,增强脾运,就可以减少痰的形成。如果痰多了,而且是白痰,就是受寒引起的。如果痰很粘稠很黄,一个球一个球的,就是有内热,或者局部出现寒郁化热。无论哪种痰,加强脾胃运化功能,都是关键。


许多人经过一次“大号重感冒”,听力下降,其实是肾气伤了;嗅觉失灵,其实是肺气伤了;味觉失灵,其实是脾气伤了。这个时候只需要在日常饮食中,着重改善对应脏腑的阳气,补不足,损有余,即可慢慢恢复。


特别是高烧过后,身体内一片狼藉,可早晚茶灸,以茶洗血,清理身体内细胞和病毒大战之后产生的自由基。同时以茶气生津润燥,缓解身体各脏腑的疲惫。


我们要清楚一点,感冒的根本原因,不是病毒,而是体质(身体内环境)。身体为病毒提供了适宜他寄居的寒湿内环境,因此唯有健脾燥湿改变身体内环境才能保证不容易再次被感染。


保证身体正气充足,跟随黄帝内经的脚步,把握当下时令适合的饮食起居节奏。比如冬至到大寒,应少吃辛辣、煎炸、偏燥的食物,特别是韭菜、大蒜、辣椒、白酒,炒货、干果等过早激发人体阳气的食物,应学会忌口。可吃酸甘之物、润燥敛阳。


最后要提醒南方的朋友们,数九寒天,寒潮来袭,南方没有暖气,一旦出现持续一段时间的寒潮天气,气温过低,势必会引发第二波“大号流感”的高峰期。大家要提前做好准备,家中常备必要的食材(大葱、香菜、白萝卜、白菜、生姜、红糖等)以及艾条。祖先教给我们的方法,都很简单,也很有效,关键时刻,我们要用得起来。


(责编 薄荷)



关键词:节气养生冬至
2023
相关推荐
  • 甲辰春分,北半球春生遇秋杀,解郁扶阳护生机!

    甲辰春分,北半球春生遇秋杀,解郁扶阳护生机!

    聚焦健康中国 节气(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董思宇)2024年3月20日,农历甲辰年二月十一,11点06分,太阳到达黄经0度,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了二十四节气的“春分”。此时太阳直射点...

    董思宇1小时前节气养生健康
  • 陈珞珈丨二月二龙抬头

    陈珞珈丨二月二龙抬头

    聚焦健康中国 节日(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陈珞珈)二月二,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年这个时候...

    周述峰2024-03-11节气文化健康
  • 陈珞珈:“惊蛰”节气与人生

    陈珞珈:“惊蛰”节气与人生

    聚焦健康中国 节气(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陈珞珈)今天惊蛰,春雷乍响,将万物从睡梦中唤醒。春风送暖,到处开始一片生机盎然,温暖的春天正款款向我们走来。四季有时,冬天是养精蓄锐的...

    陈珞珈2024-03-05节气养生健康
©Copyright 2013 - 2023北京第一健康报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10-52478634京ICP备1503921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40924号技术支持:中互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