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健康报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新冠患者复阳,还具备传染力吗?

庞小路2021-01-26 10:53:37
健康阅读: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2021-01-26 10:53:37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疫情 (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庞小路)


“根据现有对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复阳”问题的研究显示,许多所谓的“复阳”并不一定是新冠病毒在患者体内“没完没了”的存在,造成新冠治愈患者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的原因比较多元,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微信图片_20210126173110.jpg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针对国内多地连续出现的“复阳”现象这样说到。


1月24日晚,北京市西城区通报了全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情况。在对1130680人的核酸检测中。除1月22日采集的一名人员初筛呈阳性外,其余人员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随后,西城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该人员进行复核,发现其为2020年8月经上海入境后诊断的确诊病例并治愈,符合相关规定后于10月入京,不排除治愈四个多月后再度“复阳”的可能,目前,正在组织专家对其进行会诊。


也是在1月24日晚,山西浮山也通报了一名“复阳”患者相关情况。据官方通报,该患者于2020年12月16日从菲律宾回国至郑州。12月17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住院接受隔离治疗。2021年1月2日、1月3日、1月4日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于2021年1月5日出院返回山西浮山,核酸检测阴性,1月22日完成“14+2”的居家隔离后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但在1月23日山西浮山开展的全县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时,卫某核酸检测结果却呈阳性。


而在1月25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第94场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目前,上海已在治愈后14天隔离期间发现“复阳”病例30多例。上海市级定点医院开始对隔离点满14天解除隔离的出院患者进行第4周的到院随访,对于外省市无法到院的出院患者将进行电话随访,并要求到当地进行核酸检测随访。


此前,北京新发地还曾出现一例出院28天后“复阳”的案例。杭州、广州、珠海、重庆多地也曾出现入境人员结束隔离后“复阳”的案例。各地频繁出现的“复阳”状况似乎成为了疫情防控中让人颇感棘手的情况。


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的李太生,曾于2020年4月,在队员们凯旋回京之后受命继续坚守武汉,深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市肺科医院两所专门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开展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复阳”现象的研究。


据李太生介绍,当时武汉市一共搜集了100多例“复阳“患者案例,但其中只有37名病人的相关病例资料比较齐全,适合作为全面观察的对象。这37名病人都是在一月初感染新冠肺炎,后经治愈,多次核酸检测呈阴性后回到家中,可到了三月底,四月初,这些治愈患者在返回医院进行例行复查时,均出现了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的情况。


通过对这37名“复阳“患者的临床观察没有发现他们再出现各种症状。对他们进行的病毒基因序列分析,也未发现他们体内存在新冠病毒特异基因片段。随后又对他们的接触史进行调查,在他们的亲朋好友等长期密切接触者中进行核酸检测以及IgG、IgM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样一则确认他们的“复阳”并非由二次感染造成,二则证明他们虽然出现”复阳“的情况,但已不具有传染性。


而对于“复阳”问题的具体成因,李太生认为,现有的研究倾向于认为,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状况可能是造成患者“复阳”的主要原因。


因为新冠病毒在人体内藏得比较深,鼻咽、口咽、呼吸道灌洗液等不同部位的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含量不同,所以在验证患者是否治愈的核酸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患者体内明明还残存有病毒核酸片段,但标本采集不到位,采集到的唾液标本核酸检测却呈阴性的情况。这种“假阴性“的患者一般在出院两到三周内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时可能会查出阳性,所以会给人一种“复阳”的错觉。但研究表明,这种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较小,基本不具有传染力。


而核酸检测采用的聚合酶链(PCR)技术,决定了设备、试剂,温度、空气污染物等环境因素都有可能对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带来影响。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误差,造成 “假阳性”的可能。但是,任何实验室检查都存在误差的可能,符合质控标准的实验室误差也是允许的。


除此之外,李太生还认为,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恶化以及病毒的不断进化,当出现“复阳”患者时,还需要对他们进行“二次感染”的排查。从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目前全球大多数的国家均有疫情出现。而从病毒发生学的角度分析,目前全球已知的病毒毒株分为A、B、C三种类型,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的新冠病毒的毒株不同。2020年8月24日在香港发现了全球第一例“二次感染”患者,经过对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患者两次感染的病毒基因谱系不同,分析患者两次感染了不同的毒株。这一案例就说明人类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不一定可以实现自身免疫,还有可能出现重复感染不同毒株新冠病毒的情况,这种情况也有可能被理解为所谓的核酸“复阳”,但这并不属于正真意义上的“复阳”,而是二次感染。


李太生表示,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复阳’情况是病人在感染新冠六个月后经过治疗还存在排毒期,还具有传染性,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就说明这个病毒在人体内还具有慢性携带状态,那就会很麻烦了。但目前对于新冠病毒的观察和研究还没有发现这种情况。


(责编:薄荷)


2023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3 - 2023北京第一健康报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10-52478634京ICP备1503921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40924号技术支持:中互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