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健康报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中医师国家认证有望为民间中医“松绑转正”

九剑2020-05-29 12:52:26
健康阅读: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2020-05-29 12:52:26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人才(第一健康报道 九剑观察)


编者按:5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刊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于宁同志的文章——“建立健全突出中医药特色的人才评价体系”。此文对于全面贯彻落实我国第一部《中医药法》关于中医药人才的评定、评判、认定、选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于宁在文章中提出:中医药人才评价需要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和思维模式为标尺,突出中医药特色,保证中医队伍姓“中”。第一健康报道全文转载刊发,标题和小标题由本网编发,供预“取证”行医者学习解读相关政策。


于 宁


中医药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传承的核心是人,创新的主体也是人,中医药理论体系最具特色的辨证论治和中医药技能技法的运用,其关键依然是人。因此,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关键。


微信图片_20200529115351.jpg

资料图


人才评价作为人才发展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国家依法为老百姓遴选出什么样的中医医生,关系到老百姓享受到什么水平的中医药技术服务,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在现阶段中医药人才评价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中医药人才评价方法不能更好地突出中医药特色


目前,中医药人才评价多以考、评、聘为主,考试仍是中医药人才评价的主要手段。而从国家级中医药人才评价考核工作中来看,大多采取传统纸笔考核,或仅是将纸质试卷进行电子化,以计算机显示模式进行考核。
以中医药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为例,获得中医临床类别的中级职称,需要通过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四个单元的考核,每单元100 题,共400 道客观单项选择题。


借用王永炎院士曾评价执业医师考试的观点:真正的中医不是考出来的,更不是用客观题的唯一答案选出来的。


1507314410800_1.jpg

 

传统的纸笔考核模式,以及五选一的客观选择题的试题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将中医药学从功能角度、整体角度、运动角度把握生命规律的特点表现出来, 对中医望、闻、问、切等中医核心技能的评价评估较弱,对临床分析病情的能力、解决病情的能力评判不足,影响了考评中医药人才特别是中医临床医生水平的信度与效度。


中医药行业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还不平衡、不充分


从满足健康中国的需要和百姓对中医药防病治病的需求来说,中医药人才的层次应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 要通过评价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从《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来看,2030年要实现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的规划,还需要涵盖更广泛、层次更清晰、类别更健全的评价体系。


目前,部分类别的中医医师从中级职称向高级职称的晋升通道并不畅通,中医药本行业内,对高级职称的考核评价工作仍待深入研究。民族医药、中医药技术技能人员的评价标准亟待建立,评价过程有待合理监管。


中医药人才评价如何突出中医药特色?


笔者认为,人才评价要以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为标尺,考核模式要更贴近临床实际。


中医药人才评价需要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和思维模式为标尺,突出中医药特色,保证中医队伍姓“中”。


纵观中医药学的传承发展史,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构成的核心观念,以象思维为基础的思维模式,构成了中医药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中医药学独特的医学理论、方法论和诊治方法。而中医药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正是由中医经典记载并造就的,且为其运用提供了良好的范式。这也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中医药人才评价过程中,要以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为标尺,将中医经典作为重要抓手,加大经典考核力度、效度,把重点放在经典的“别、明、彰”上去,放在经典与临床的融会运用中去。


会看病、看好病,是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探索更符合中医临床实际,更能够考察对中医药学理解、分析、综合、运用等方面的评价方式和考核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运用大量的客观单项选择题进行考核,是受确立中医药考试模式之时考试技术、阅卷手段的限制。


世易时移,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研发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符合中医临床特点、实现病例场景再现的考核手段已经具备了技术支持条件。


在2019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团支部与望京医院团委联合举办 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青年岗位大练兵”活动中,三维空间定位技术的“针灸铜人”、不怕火烤不怕腐蚀且解剖结构真实的“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模具”、无线IPAD“实时评分系统”等设备精彩亮相,可以说就是考试手段科技创新的初步尝试,也是对新考核模式同一性、科学性的一次检验。


如何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


现有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分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中医护理、临床中药四大类。此外,还有医疗技术人员、民族医师尚未纳入考核范畴。仅从中医医师序列来看,也并不完全。


《2015 版职业大典》中共列举了 16 种,除中医内、外、妇、儿、眼、皮肤、骨、肛肠、耳鼻喉、针灸推拿、全科外,还有中医营养师、中医整脊科医师、中医康复医师、中医亚健康医师未形成有效的职业上升通道, 这可能与学科内涵不够明晰、从业人员专业特色不够鲜明、与其他种类存在相互交差有关。此外,占千万体量的中医药职业技能人员的评价工作也有待规范和监管。
由此看来,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有待更全面、更充分、更系统、更合理的分类,学科专科内涵有待深入挖掘,特色有待进一步彰显,各层级人员应掌握的基本资格标准、能力标准、行为标准, 也应当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人才评价体系还应当考虑地域、层级的平衡


就目前的医疗体系而言,乡镇级别医院、一级医院、社区医院的中医药服务工作,主要是满足老百姓日常的慢病、常见病的中医医疗需求,因此人才评价应向中医全科倾斜,或以中医内科、中医外科等专业大类为主,兼顾中医药技能人员评价工作,以便留住人才,服务基层。而县级以上医院,二级、三级医院,则应分科细化开展人才评价工作,以满足老百姓专科治疗的需求,也利于中医药在各临床领域培养高精专人才。


当前,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才是关键。中医药人才评价,应着力于优化人才成长途径,提高中医药人才评价质量,改进考试手段,开展中医药人才评价创新性研究,建议形成明晰的评价标准,为中医药人才指明发展方向,形成职业发展上的推动力和牵引力。

 

(责编 薄荷)


2023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3 - 2023北京第一健康报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10-52478634京ICP备1503921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40924号技术支持:中互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