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健康报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岐黄传人徐乃静 中医要从娃娃抓起

2018-02-11 16:32:20
健康阅读: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2018-02-11 16:32:20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中医(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编辑部)


徐乃静生于1929年。88岁的她,每天都像勤奋上进的青年人一样,早上六点半准时起床,梳洗完毕后去吃早餐,然后在门诊室用放大镜阅读手机上的新闻,静静地等待着患者。徐乃静有两位骄傲的祖先,一位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首次将几何引入国内,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先行者;另一位是清代著名爱国将领徐广缙,继林则徐之后出任两广总督,保护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赢得世人的广泛赞誉。徐乃静还有一位值得骄傲的中医恩师,他就是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中医司令、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的吕炳奎。面对歧黄传人栏目的采访,徐乃静没有谈徐氏家族的辉煌和荣耀的祖先,没有谈位高权重的恩师,没有谈自己的中医医术如何精湛,而是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话:中医要从娃娃抓起!


徐乃静.jpg

图为徐乃静


学中医要有好记忆力


徐乃静认为没有好的记忆力,中医不仅学不好还会学的很辛苦。学中医要记住中药的药性,记住了药性,还要记住汤头歌,否则在给患者看病时,开不出疗效好的药方,只能干着急。人在幼年时记忆力最好,不论对中医药懂还是不懂,只要记住了,一辈子都不会忘。徐乃静的三儿子四十岁左右才开始学习中医,虽然现在也是北京市昌平地区老百姓嘴里的“名医”,但是他在最初学中医时吃尽了“记东西”的苦头。那时,徐乃静给儿子下了死命令:记不住,就用笔抄,一直抄进脑子里。


学中医最基本的中药药名要记清。中药名有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名称相近、读音相仿等几种情况。如肉豆蔻和草豆蔻都叫豆蔻。肉豆蔻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仁,辛温,可温中行气、涩肠止泻,常用于脾肾虚寒所致之久泻久痢、滑脱失禁等症,又能温中行气,治疗寒凝气滞之脘腹胀痛;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种子,燥湿行气、温中止呕,用治寒湿内阻脾胃之脘腹胀满冷痛、恶心呕吐等。牛膝有川牛膝、怀牛膝,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经、利关节之功,治疗血瘀经闭、风湿痹痛;怀牛膝善于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治腰膝酸痛,筋骨瘘软。硫黄与牛黄音相近,功效不同。所以,学中医首先要识别并记清楚药名,在行医时才不会出现错误。


中药的量与疗效也要记清。中药的量与疗效被认为是“中医不传之秘”。如《伤寒论》的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都是由大黄、枳实、厚朴三味组成,只因用量比例不同,功效也有很大的差异。金银花、连翘用少剂量可疏风解表,用大剂量可解热解毒;柴胡小剂量升阳举陷,中剂量疏肝解郁,大剂量和解退热;又如红花养血,多用破血;肉桂小剂量有引火归原的作用,大剂量则有补肾阳,散寒止痛的功能。有些毒性中药,其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更应严格掌握剂量,如马钱子用量不足会疗效不明显,用量过大就容易中毒,所以记清剂量比例,是确保中医疗效的关键。


传统中医.jpg


立志中医从娃娃抓起


治穷先治愚,立人先立志。古代的名医们之所以能为成为一代名医,就是因为幼时立下了做名医的志向。徐乃静认为,娃娃们的人生是一张白纸,最容易立下成为名医的大志。现在社会上很多人认为,有真本领的名中医越来越少,大家因此更信服西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过去西医少,大部分是中医,公众对中医认可度高,立志学中医的人多。如果现在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很早就知道中医是国粹,一定会有更多的孩子长大后投身中医事业,成为名中医的潜在种子。


学中医的人都要熟记《药性赋》《汤头歌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书,然后跟随老中医临床,白天抄方、晚上整理医案。2~3年后,大部分学徒可以满师行医。但是,有的能成为名医,有的只能是庸医,为什么呢?徐乃静认为,名医和庸医的区别就在立志上。


有名医之志的中医往往特别重德。《素问·金医真言论》说:“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本质上是要求老师选择徒弟传授技艺时注意学艺者的品德。清人袁枚于《徐灵胎先生传》中说:“德成而先,艺成而后……艺也者,德之精华也。”这话道破了德艺的主从关系,一个中医没有好的德行,艺是如何也好不到哪去的。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要求医者待人“普通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西汉淳于意以医德第一,学医成名后,常出外治病救人,“不以家为家”。宋代名医王克明“好侠尚义,常数千里赴人之急”。从古代名医的行为可以看出,德是中医成才的基础,艺是修德的升华,培养一个人的德行,最佳时期莫过于娃娃时期。


重业轻名是有名医之志的人第二个特点。真正的名医总是轻名,他们的名是因为医术疗效好,被人们口口相传之后获得的名。《二十四史》所记载的110多名医学人物,终生不做官和中途弃官的有近70人。如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严厉批评当时“居世之士”“不留神医药”“唯名利是务”。东汉华佗被迫当上了曹操的侍医,但只想回家过清贫生活,最终被曹操无情地杀害。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成名后,朝廷五、六次请他做官,他每次均以“久婴笃疾,躯半不仁”为借口拒绝,在医术的追求上长期“勤力不怠”、抱病著述。宋代“以药术济人,不取其报”的甄楼真,嘲笑考功名是“劳神敝精,以追虚名,无益也”。金元四大家都是终生没有做官。


面对未来,徐乃静表示,只要机缘成熟,她一定创办一所少儿中医启蒙学校,因为孩子是未来,有志于中医的孩子是中医的未来,只有在孩子中普及了中医,中医大医才可能出现。


(据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责编 郝健一)


2023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3 - 2023北京第一健康报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10-52478634京ICP备1503921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40924号技术支持:中互信达